在徐州,31座街面警務工作站24小時“不打烊”,守護群眾平安。3月以來,徐州市公安局深入推進“巡處一體化”改革,在巡邏防控的基礎(chǔ)上,提升街面警務工作站警情接處的能力,提高社會面治安防控水平。
采訪時,徐海剛接完一名游客打來的感謝電話。此前兩天,該游客將一副貴重耳機遺落在出租車上。“我們根據(jù)報警人提供的信息,查找相關(guān)車輛和監(jiān)控,幫他找回了耳機。”徐海說,萬科新淮中心警務工作站周邊商圈發(fā)達、人員密集,求助類的警情占了大多數(shù),“‘五一’假期,我們曾1天幫游客找回了6部手機。”
“巡處一體化改革明確,警務工作站對能現(xiàn)場處理的糾紛、救助類警情自主處結(jié),不再移交派出所。平均每個警務工作站每天為屬地派出所至少減少10起警情,緩解了基層派出所接處警壓力。”徐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黨委委員、四級高級警長徐鐵鵬說,巡處一體化改革將派出所從簡易糾紛、群眾求助等警情處置中解放出來,發(fā)揮“派出所主防”功能,做好社區(qū)基礎(chǔ)工作。
4月,睢寧縣公安局在城北新設(shè)了8號警務工作站。“附近有兩所學校,一座體育館,還有很多新建小區(qū)。”8號警務工作站站長陳兵告訴記者,隨著城區(qū)不斷外延,派出所轄區(qū)內(nèi)人口不斷增長,接警壓力逐漸增大。“8號警務工作站設(shè)立后,承擔了睢河派出所約1/3的接處警量。”陳兵說。
“屯警街面”的警務工作站,帶來“更快一秒”的安全感。在銅山萬達警務工作站,48名巡特警、巡邏機器人、無人機等筑成了安全堡壘。徐州市公安局銅山分局巡特警大隊大隊長李輝介紹,銅山萬達警務工作站靠近省際交界地區(qū),治安情況相對復雜,“我們每天對重點區(qū)域保持不間斷巡邏,確保能第一時間趕到警情發(fā)生地,避免糾紛、矛盾等進一步擴大。”
“應對突發(fā)警情,關(guān)鍵在一個‘快’字,力爭‘再快一秒’,這也是巡處一體化改革的重點。”徐鐵鵬介紹,結(jié)合警務工作站,徐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(nèi)布設(shè)47個一級快反點位,日均投入警力700余人次,“5月富國街有一起持械斗毆的警情,快反點位的巡特警不到1分鐘就趕到了現(xiàn)場。”
街頭的警務工作站,是有威懾力的戰(zhàn)斗堡壘,更是有溫度的平安港灣。在睢寧8號警務工作站,附近的學生放學后常常到警務工作站寫作業(yè),等家長來接;在銅山萬達警務工作站,巡特警聯(lián)合周邊商戶、居民一起組成了“山鷹”巡防聯(lián)盟,共同守護平安;新淮中心警務工作站靠近熱門夜市,時常有外地游客來寄存行李……
這些暖心場景,讓巡特警“帥、酷、颯”的形象中,增添了更多人情味。記者走訪的多個警務工作站,大多使用玻璃墻,方便巡特警對外觀察的同時,也消除與市民的隔閡。急救箱、失物招領(lǐng)柜、自助終端機等更是站點標配,隨時可以為市民提供服務。
“從巡特警大隊走進街面警務工作站,我感覺有更多機會能為群眾辦好事、實事了。”徐海說。改革之前,巡特警提供的是“硬核力量”,作戰(zhàn)能力突出,但是在案情分析、警情研判、服務群眾等方面缺乏經(jīng)驗。
“最近一段時間,我們組織巡特警分批到派出所‘實習’,提升處警水平。”徐州市公安局云龍分局巡特警大隊大隊長王蓬告訴記者,云龍分局設(shè)立了云龍大講堂,定期為巡特警進行處警規(guī)范化、法律法規(guī)等方面的培訓。對于已經(jīng)處置的警情,還會組織巡特警進行復盤分析。
如今的巡特警們“軟硬實力”兼?zhèn),守護平安的能力進一步提升。3月以來,徐州通過巡防共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210名。警務工作站警情自處率達94.11%,平均處警時間縮短一半。
記者 楊琦
通訊員 王彪 王野